甘肃酒泉因汉武帝奖赏霍去病军功,赏赐美酒而得名。酒泉总体湿度比甘肃东部较高,虽然境内有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金塔胡杨林等美景,但绝不是人们心里的“沙漠之地”。当地经济也比甘肃东部较高,随着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绿化也不错。当地主食主要以面食和牛羊肉为主,可能和冬季气候寒冷,吃肉增加热量有关吧!原谅我这个陇东人来回答这个问题,准不准确,仅供参考,因为我只去过两次酒泉[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酒泉人都是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吗?有哪些历史依据?这一说法有对有错,应该说很多酒泉人可能确实来自山西,但是不一定是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
元朝末年,因为元顺帝荒淫无耻,昏庸无能,弄得民不聊生,最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一些地区长期的战乱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和流散,十室九空。到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尽快恢复战乱地区的生产,明太祖朱元璋决定从战乱较少、人口稠密的山西、江南等地迁移人口充实其他地区。
从洪武三年开始,明有计划的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前后历时近50年,直到永乐十五年才结束。大规模的移民共计18次,涉及到大半个中国、18个省份,据考证,历次移民的总人口超过了一千万,也算古代史里的一个奇迹了。
其中甘肃一带自洪武三年徐达西征开始,战事前后断断续续历时3年之久才得到暂时的和平,人口损失也是很大,所以也是移民的一个重点地区,在其后的时间里,陆续有大批从山西迁移而来的居民在这里移民定居,为甘肃的生产恢复做出了贡献。
但是虽然酒泉有很多人来自山西,却并不是全部来自洪洞县,而是来自山西各地。之所以会有移民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是因为当时的移民都是在一些地区集中以后,统一办理手续才一起出发的,而洪洞县的广济寺正好是比较大的一个集中点。
古代交通不便,一些人可能只在村子附近活动,被迁移以后已经很难回忆究竟家乡是哪里,于是广济寺和寺旁的大槐树就成了家乡的代名词,从此流传下了“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诗句。
所以说酒泉很多人可能确实来自山西,但是不一定来自洪洞县。
应该说这次大移民虽然让很多人背井离乡,但是在当时也确实对于恢复战乱地区的生产和经济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巩固明朝的统治,积极意义更大。
今日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已经是一个知名景区,大槐树祭祖也已经成为习俗。
友情链接: 康保县大型粉碎机 康保县真空油炸机厂家 康保县大型粉碎机 康保县真空油炸机厂家